普洱七子是什么颜色
关于临沧鸿运产的云南大叶七子饼(普洱)茶?

熟茶,07年出品,一片净重357克,一口价为一片357克的价格 。昆明纯干仓存放,口感极佳,香气很好,汤色红褐透亮 。一,普洱茶的定义:
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在云南省地域范围内加工而成的,具有特定品质的茶叶产品 。普洱茶包含普洱茶熟茶与普洱茶生茶两大系列产品 。普洱茶熟茶特质: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陈纯独特、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色泽褐红 , 普洱茶熟茶简称普洱茶 。普洱茶生茶特质:汤色黄明、香气纯正、滋味清香,苦后回甘,因涩生津,叶底色泽黄绿,普洱茶生茶简称普洱青茶 。二 , 生、熟普洱茶的区别方法:
1、颜色:生茶通常是黄绿色或墨绿色;熟茶则是红褐色,甚至是黑色,这主要是受渥堆发酵程度的影响,(并且新生产的熟茶还会有点灰蒙蒙的感觉 。自然发酵的生茶则随着发酵进行,出现叶边、茶梗发红、发紫,然后逐步变红,黄绿色逐步消失,最后变为板栗色或红褐色,并有油亮的感觉 。)
2、汤色:生茶所泡出的茶汤颜色为透明的黄绿色或金黄色;熟茶的茶汤则为板栗色或红褐色,甚至到近似黑色.
3、气味:生茶闻起来是茶叶本身的清香味,熟茶则是一种特殊的陈香味 , 若是湿仓陈茶或渥堆发酵没掌握好的还会有点霉味 。
4、口感:生茶的味道和绿茶很相似,有苦涩味,但是清香 , 回甘好,;熟茶的滋味是醇和,甘滑柔顺,绵甜爽口 。普洱的存放并不困难 只要不受阳光直射 雨淋 环境清洁卫生干燥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即可 。四,一起来喝好茶:
1、观外形: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 。普洱紧压茶(茶饼、茶砖、沱茶等)外形要求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 。以青饼为例,一般3-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边轻 , 边缘掉粒 , 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饼边松,叶际边缘模糊 。
2、看汤色: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 。取3-5克普洱茶放入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杯内观赏汤色 。普洱茶的汤色红浓通透明亮 , 茶红素是汤色呈“红”的主要成分,随着普洱茶陈期延长,发酵时间的增加 , 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越来越红 。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浑浊不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
3、品滋味: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滋味,要求甘甜、润滑、厚重、陈香 。在这里 , 厚重是指茶浓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觉香浓而不寡淡 。陈香是指普洱茶特有的醇香味,特别要区别于霉杂味,有霉杂味的茶是发酵失败的茶,是不能喝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香气特点就是陈香显著 。
4、查叶底: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柔软度、色泽、匀度 。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 。若叶底无弹性、花杂不匀、发黑 , 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五、普洱茶冲泡基本步骤:
1.普洱茶冲泡用水和水温:选用矿泉水或纯净水 , 水温以90oC~100oC沸水为佳 。
2.温壶涤具:茶具中置入烧开的清水,主要起到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 。
3.投茶量:用茶刀顺茶饼(沱、砖)分层处轻轻撬?。?一般投茶6-8克 。
4.醒茶:沸水冲入泡壶(盖碗)中,快速倒去(称为醒茶) 。
5.冲茶浸润: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
6.分茶:壶中的茶汤倒入工道杯中,保持茶汤浓淡的均匀,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 。

红?。汉煊≡膊栌殖葡执斩辈?,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 。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 。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 。
黄?。骸霸颇掀咦颖?nbsp;, 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 。黄印圆茶,由于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而内正标记为绿色“茶”字 。
扩展资料红印普洱圆茶,始制于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这一中茶公司标志,茶品品质亦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是勐海茶厂得以在现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据之一 。
参考资料红印普洱圆茶_百度百科
###其它资料参考###08年云南七子普洱茶是普洱茶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茶香、芳香、滋味浓郁,口感柔软爽口,属特级普洱茶 。08年的七子普洱茶是普洱茶中的一种,拥有独特的茶香、芳香、滋味浓郁 , 口感柔软爽口,属特级普洱茶 。它的茶头黑、滋味醇厚 , 叶色深绿,茶香持久 , 滋味浓厚,入口柔软 , 叶尖细长,回甘悠长,营养丰富,可以提神醒脑、抗氧化、降血糖、降低血脂、减轻负担、促进消化、补血健脾,润肠通便,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
###其它资料参考###价格一般在1300左右 。
普洱茶以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 。普洱熟茶 , 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 。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 。
生茶和熟茶的叶底“茶渣”颜色不同
生茶和熟茶的叶底“茶渣”颜色不同生茶叶底颜色 , 随储藏时间加深,从嫩绿-嫩黄-杏黄-暗黄-黄褐-红褐 , 逐渐变化 。
而发酵程度较好的普洱熟茶,叶底颜色一般都呈“猪肝色”,并随储藏年份增加逐渐向暗褐色转化 。如果将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 , 散落的茶叶互相混杂在一起,即使叶底“花杂” , 也影响储藏茶叶的价值 。
###其它资料参考###05年的普洱老同志好 。
1、05年的普洱老同志因独特的制作工艺,而具有茶气味足,茶香浓郁甘醇 , 茶水的颜色也是比较浓的红色 , 但是看起来却很透亮,也是比较经泡的 。入口甘醇 , 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
2、05年的老同志普洱茶制作材料都是选择比较纯正的乔木普洱茶,并且所制作而成的茶饼的形状也是很均匀的 , 颜色呈现墨绿色 , 并且有着许多象征嫩的芽头 , 所以它的性价比是非常之高的 。
3、而05年的七子普洱可以稀释胃液,可以降低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所以说05年的普洱老同志好 。
###其它资料参考###优质普洱茶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俱佳,这七大特征鉴别普洱茶是否优质 。
一是质:质即原料好,因各产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各不相同,原料上又分古树茶、台地茶、春茶、秋茶等,原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 。
二是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 , 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优质的云南普洱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条索细紧不完整 。
三是色:优质的普洱茶干茶色泽棕褐或褐红(猪肝色),且油润有光泽,汤色以红浓明亮质量差的普洱茶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 , 汤色红而不浓,欠明亮,有的甚至发黑、发乌 , 俗称“酱油汤” 。
四是香:普洱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 。优质的云南普洱干茶陈香显露(有的会含有菌子干香、中药香、干桂圆香、干霉香、樟香等,并无异、杂味;而品质差的普洱茶稍有陈香或只有陈气,甚至带酸馊味或其它杂味 。
五是味:味是普洱茶在品饮中与其他茶类有着显着区别的特征 。其主要是从滑口感、回甘感和润喉感来感觉;优质的普洱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 , 舌根生津;反之,质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两侧感觉不适,甚至产生“涩麻”感 。
六是气:气除了我们常说的足、厚、正茶气外,还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 。
七是韵:通俗的讲就是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在口腔中能感受到带着自然山野气韵的凉凉的从喉咙下去 , 沉下去,越持久越好,越深沉越好 。
###其它资料参考###七子饼茶,是中外历史上,用国家法律来规定外形、重量、包装规格的唯一茶品 。“圆如三秋皓月 , 香于九畹之兰 。”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茶的品评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 。七子饼茶属于紧压茶,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美观酷似满月的圆饼茶,然后将每7块饼茶包装为1筒 , 故得名“七子饼茶” 。
七子饼茶每片饼直径20厘米 , 中心厚度2.5厘米,边缘厚度1厘米 , 净重357克(古制约7.7两),传统包装中每七饼圆茶为一个包装,故称“七子饼茶”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 , “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月圆人圆,圆圆满满 。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 , 表示“七子”同贺,祝贺家合万事兴 。
七子饼茶原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 , 以易武(今思茅县东南)为最多,现主要由云南省勐海县生产 , 昆明市、景东县、下关(今大理市)等也有压制 。
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 。故国家园梦 , 一饼一寄之,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七子饼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
品质特点折叠编辑本段
七子饼茶外形结紧端正,松紧适度 。熟饼色泽红褐油润(俗称猪肝色),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厚回甘,带有特殊陈香或桂圆香 。生饼外型色泽随年份不同而千变万化 , 一般呈青棕、棕褐色、油光润泽,汤色红黄鲜亮、香气纯高、滋味醇厚、清爽滑润,具有回甘、生津之特点 。
七子饼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 , 藏茶者某种程度地参与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饼七子饼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 , 直到热水冲入壶中 , 它都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 。因此,七子饼茶可以长久陈放,每多放一年它的品质及价值会向上攀升一个档次 。历经年深日久,一个普通的七子饼也会从平凡到卓越 。目前市场流通的七子饼茶一般为5年,7年以上的已经很贵,10年以上算得上上乘品质,20年以上在流通领域中已极为罕见 。
制作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
传统的七子饼茶选用普洱六大茶山的晒青毛茶为原料 , 经筛分、拼配、潮水岖堆、蒸压后精制而成 。七子饼茶有生饼、熟饼之分,生饼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直接蒸压,熟饼是以人工科学发酵普洱茶压制而成,但在制作过程中其选料搭配的要求与生饼的要求几近相同,
恰当的嫩芽和展叶搭配是保证七子饼茶品质的重要环节 。嫩芽是茶叶的精华,茶气清香,口感清、甜、糯 , 品饮起来感觉特别舒服,因此茶芽的多少往往是评定普洱茶等级的重要标准 。但嫩芽的茶多酚在后期陈放时容易耗散,嫩芽太多,会影响茶的陈香和滋味 。长成的展叶内含的茶多酚和氨基酸更加饱满,初制成时品饮口感比较苦涩,一般人难以接受,但其丰富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物质在七子饼茶的后期发酵中会转化成特殊的陈香和醇厚滋味,随时间推移,口感会更加饱满厚实,其保健价值也更好 。因此,在七子饼茶的制作过程中,茶芽和展叶搭配恰当 , 普洱茶的陈香韵和甘、滑、厚、润、糯的自然滋味能得到极好水平,再经过时间历程的转化 , 越陈越香的感受越加深厚 。
成就七子饼茶特殊口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特殊的包装 。七子饼茶以七片普洱圆茶为一摞,每一摞七子饼茶均用竹箬包装成筒 。包装七子饼茶的竹箬是产于云南的大竹子上的笋干外壳 。云南土地肥沃 , 竹子粗壮,竹箬片大且韧性特强 。竹箬纤维强韧,自然清香,透气性能好,以竹箬包装茶叶在运输途中不易破碎损坏,同时又有防湿、过滤杂味的功效,对七子饼茶的后期发酵转化起十分积极的作用 。
生茶熟茶的区分折叠编辑本段
1、从颜色上区分:生茶通常是黄绿色或墨绿色;熟茶则是红褐色,甚至是黑色 , 这主要是受渥堆发酵程度的影响 , 并且新生产的熟茶还会有点灰蒙蒙的感觉 。自然发酵的生茶则随着发酵进行,出现叶边、茶梗发红、发紫,然后逐步变红 , 黄绿色逐步消失 , 最后变为板栗色或红褐色,并有油亮的感觉 。
2、从茶汤颜色区分:生茶所泡出的茶汤颜色为透明的黄绿色或金黄色;熟茶的茶汤则为板栗色或红褐色,甚至到近似黑色,如发酵不充分则还会有点淡黄色 。生茶的陈茶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茶汤的黄色变淡,红色加深 , 最后变得红浓明亮 , 茶汤表面还会有油气 。
3、从气味上区分:生茶闻起来是茶叶本身的清香味,熟茶则是一种特殊的陈香味 , 若是湿仓陈茶或渥堆发酵没掌握好的还会有点霉味 。
4、从口感区分:生茶的味道和绿茶很相似,有苦涩味;熟茶的滋味是甘滑柔顺,绵甜爽口,有明显回甘 。
5、从营养、功效区分:生茶富含茶多酚,性属清凉,有清热、消暑、解毒、止渴生津、消食、通便等功效;熟茶经发酵后,在酶的作用下,又产生了不少新的营养物质,因此在普通茶的基础上 , 又有了更多功效,如:降脂、减肥、降血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抗衰老等 。
饮用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七子饼茶-茶汤
七子饼茶-茶汤
七子饼茶是紧压茶 , 它与散茶不同,甚为紧实,所以,仅用沸水冲泡是难以将紧压茶的茶汁浸出 。因此在饮用时,首先必须将茶捣成小块或碎粒状 , 尔后再在铁锅或铝壶内烹煮才可 。不但如此,而且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动,在较长时间内,方能使茶汁充分浸出 。同时,习惯于饮紧压茶的,多是中国边陲的一些兄弟民族 , 他们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内蒙一带,这里均属高原地带 , 气压低,烧水不到摄氏 100 度就沸腾 , 用这样的水冲泡紧压茶当然更不容易将茶汁浸出了,即使是烹煮,也得化较长的时间,这就是饮紧压茶为什么不用冲泡而用烹煮的道理所在 。当然 , 由于地域不同 , 民族不同,风习不同,调制紧压茶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
保健功能折叠编辑本段
七子饼茶-茶底
七子饼茶-茶底
七子饼茶同其它种类的普洱茶一样,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 。现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它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消、,助消、,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它素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和“窈窕茶”之美称 。
1、七子饼茶解油腻牛羊毒 , 括肠通泄 。
2、长期饮用七子饼茶的人士,40%以上人体重减轻,脂肪新陈代谢明显 。
3、有研究表明,七子饼茶医治高脂血症疗效还高於安妥明 , 它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则与安妥明相似,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 。
4、饮用七子饼茶对降低人体所含三酸甘油脂、胆固醇、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作用 。
5、七子饼茶确有助於降低血浆胆固醇、三酸甘油及游脂肪酸,还有减少胆固醇性脂肪肝现象 。
6、七子饼茶中的麴菌,含有微量脂肪分解酵的脂肪鋂,这对脂肪分解具有效用 , 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值 。
7、七子饼茶有杀死癌细胞、抗突变、防癌功能及减肥降血脂作用
云南茶法与七子饼茶的来历折叠编辑本段
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
“饼茶”最早见诸张揖的《广雅》 。张揖,魏国清河(今河北)人 。张揖曾任“明帝太和中博士”,而“太和”即魏明帝年号(227—233年),即三国时代 。《广雅》云“荆、巴间茶叶作饼” 。文所说“荆、巴间”,就其所指地域而言,不止现今的四川、湖北一带,而且还指现今的云南、贵州一带 。显然,这里所提的“饼茶”,自然就形成先于三国之前 。但饼茶的制作究竟出于何时,还没有一个定论 。
“七子”之说 。其实,单数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中,总是被推崇 。“九”为至尊,“七”为多子多福,“七”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把七饼圆茶捆为一筒 , 始为清朝的定制 。《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1800克),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 , 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 。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 。”这就是历史上的云南茶法 。在云南茶法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茶 。云南茶法将云南上市交易的茶、外销的茶之形状、重量、包装规格用法律的形式定下 。云南茶法出台,七子饼亮相,茶法催生出了七子饼茶 。也就是说每筒7饼,每饼7两是清政府颁布的云南茶法之规定,是为了计税方便,是为了符合每张“茶引”核定的数量100斤,也是为了云南输出的茶有一个统一的规格形状,不再像过去蒸而成团时各家各户不一,有大团、小团、中团、瓜状等,计税计量都不方便,且外形也不整齐美观 。
云南茶从雍正13年(1735年)开始实行 , 从茶法公布那天起圆茶一词已经出现 。七子圆的称法,在乾隆年间已有之,从倚邦桓盛号茶庄留下的账本上来看,乾隆年间六大茶山的茶商们已经在用七子圆名称记账 。在云南方言中圆茶、饼茶并无多大的区别,七子圆与七子饼也就是一个意思,茶法中称为七圆为一筒,云南人也可称作七饼一筒 。
近几年海外有文章称七子饼茶名称是勐海茶厂1957年首次使用,此说法有误,云南省档案馆存藏的民国时期佛海茶厂的档案中,有多份七子饼茶购销存报表,1940年云南中国茶叶公司的多份电报中特将七子饼茶定为是普洱茶,范和均给云南中国茶叶公司的报告中也将七子饼茶作为普洱茶的代称 。从云南省档案馆所藏的佛海茶厂档案来看,民国初年在东南亚一带普洱茶与七子饼茶是同一个概念 。
七子饼茶从出世起,由于受清政府颁布的“茶法”的管控、监督,在质量上就有一定的保证,加工的农户或茶号均不敢欺诈朝廷 , 七子饼茶代表着大清王朝法律的尊严,也代表着一定的加工水平和质量,依法管理的产品可信度高 。七子饼茶从亮相至今经过二百多年的传承和凝练,留下很高的声誉,已成为普洱茶的历史品牌,在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消费者中有很深的信任感和文化情结 。
七子饼茶 , 从他出世的那天起就决定了它的尊贵与唯一,因为中外历史上,用国家法律来规定、来宣布一种茶品的外形、重量、包装规格 , 得此殊荣的只有云南的七子饼茶(七子圆茶) 。
七子饼茶的来历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 。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多出来的那张分离的饼用来上税 。
还有另一种说法: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 。一件12筒约30公斤 。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
七子传说折叠编辑本段
普洱东塔
普洱东塔
相传,在一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普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 。家有七子一女,长子哀牢、次子布朗、三子基诺、四子阿瓦、五子爱尼(因父母想要一个女儿,故为五子取名爱尼,意为喜欢女儿的意思)、六子拉祜(第六个仍然是儿子,则取名拉祜,拉一个姑娘来的意思)、七子无量(老人觉得儿子太多了,想女儿的愿望恐怕无望了 , 故将七子取名无量)、第八个生了个女儿(哈哈 , 太高兴了,终于是个妮子,故取名哈尼) 。
俗话说“儿多父母苦” , 夫妇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 。穷人命贱,虽没吃没穿,但儿子们个个身体壮实,小女哈尼也长得如花似玉 。看着孩子们个个乖巧 , 夫妇俩十分高兴,但毕竟家境贫困,山林田地甚少,收入甚微,养家糊口都十分困难,眼看七子一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怎么办呢?父母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一日 , 卢老汉将七子聚于家中茅堂 , 商议如何维持生计及儿女婚娶之策,共商议了七天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长子哀牢说:“我们去捕鱼”,但河流被有钱人家所霸占;次子布朗说:“去狩猎”,但其父一心向善不愿杀生 。三子四子说去帮工、放牧,但都不如老人所愿 。因为爱茶如命的卢老汉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 要七个儿子继承祖业 。按老人的话说“茶可解毒、益寿” , 为百草之首的灵药 。种茶、制茶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品饮之好,更可有益百姓,造福苍生,是人生一大善事 , 因此仍然希望儿子们个个种茶制茶,以茶业为生 。
但家庭贫困,无力购买土地山林,无法实现老人的这一愿望 。卢老汉气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共在病床上躺了七七四十九天,其间水米不进 , 昏迷不醒,气若游丝,但就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七个儿子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 。第四十九天,七子无量到离家很远的原始丛林中给父亲采药,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很大的茶树,心想父亲一生爱茶,何不采点回去在老人弥留之际了却他的一点心愿呢?于是无量采了些大茶树上的鲜叶 , 回家后煎出茶汁,掰开父亲的嘴灌了几滴 。半个时辰后,卢老汉居然一声叹息,悠悠转醒……(困卢山山名由此而来 , 困卢山目前仍有上千亩野生栽培大茶树,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 。
醒来后,七子无量将事情原委讲给父亲听了,卢老汉顿时精神陡增 , 遂叫七子又煎了两碗野茶喝下去 。每二天居然容光焕发,下床干活了 。
受到七子无量采野茶的启发,卢老汉心想,我们现在家境贫困 , 又无力购置山林田地,深山老林有那么好的野茶何不叫儿子们分头去采摘回来,既能卖得好价钱,又解决了无钱购置山林土地之急呢!于是每天叫七个儿子都分头到深山采茶 。
从此,七兄弟每天背竹篓,带上绳索 , 翻山越岭到森林峡谷中采摘野生茶叶 。
他们顺着澜沧江流域越走越远 。日久天长,兄弟七人各自有了自己的采茶线路和地域,并就地和当地姑娘结婚、安家、生子(历史上至今都有男到女家,俗语称“上门”的习俗) , 各据一方,并将野茶苗、茶种带回家种植 , 种茶为生(可以考证的四千多年前布朗人的历史文献《奔闷》一书中的《得贵腊普》,记述了布朗人的迁徙史和普洱茶的开发过程) 。随着日月推移 , 七兄弟在各自的地域生息繁衍,子孙后代都种茶,并带动当地山民种茶,这便形成了长子哀牢山 , 次子布朗山,三子基诺山,四子阿佤山,五子爱尼山,六子拉祜山,七子无量山的产茶区域 。后来的名字成为了少数民族的名字和山的名称(后来的六大茶山即是在七兄弟的领域之内的典型) 。卢老汉夫妇及女儿哈尼留守困卢山 , 仍以种茶为业 , 老人将爱女哈尼采制的茶称为“女儿茶”(清 , 阮福《普洱茶话》: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红楼梦》中的普洱女儿茶 , 即名出于此 。在今天的普洱县凤阳乡 , 困卢山的栽培型古茶树群仍保存完好,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 。可见普洱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一 。
由于七兄弟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历史上传为美谈的“七子拜寿”) 。他们深知父母爱茶如命,都将自己采制的最好的茶用棉布小袋装好带回普洱 。由于路途遥远,只有骑马,茶叶在路途中日晒夜露、受潮,东西又多 , 相互挤压,到了普洱打开后都挤压成饼了 , 但味道比刚制时候更好 。由于七个儿子送的茶一个比一个的好 , 老人十分高兴,倍加珍惜,将每个儿子送的茶拿出一个用竹壳包扎在一起(据说竹壳无异味,透气有利茶叶陈放)存放家中,待来年或多年后,家中来了好友、上宾,拿出来招待客人 。客人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后赞不绝口 , 问及茶之来源和名称,老人自豪地指着竹壳对客人说:“这是我的七个儿子” 。
日久天长,“七子拜寿”和“七子饼茶”在当地传为佳话 。普洱七子饼茶在当地名声越来越响,许多茶人,茶商纷纷慕名而来 , 指名要卢家“七子饼茶”,更有许多茶坊、奸商纷纷仿效 。普洱七子饼茶美名远扬 , 流传至今 。
起初的七子饼茶,大小重量各有差异 。孝顺的七个儿子在了解父亲的这一喜好后 , 为了让父亲便于收藏 , 七个儿子共同商议,将茶饼统一制成大小一样的圆形,背后一个小圆窝,重量七两五(375克 , 现在的七子饼茶大多为357克实际是历史变迁对数据的混淆,没有依据的) 。“圆形”代表天上的圆月,象征合家团圆,背后中心的小圆窝,象征七兄弟共同的家 , 象征父母 , 重量为“七两五”,“七”为七兄弟,“五”即“吾”,即为“七子中的我”的意思,极具含义 。(普洱七子饼茶的外形,大小,重量一直沿袭至今 , 一直成为渴望团圆,尊崇孝道的古今茶人推崇“普洱七子饼茶”的原因 。有诗为证:“山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其中“龙团”、“小团月”即为普洱七子饼茶 。
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遗址
由于七个儿子所在茶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结构、土质气候各不相同,茶树周边的植被气味影响,“普洱七子饼茶”的茶味各具特色 , 香气各有不同,有“樟香、梅香(梅子香)、栗香、枣香、橙香、荷香、兰香”等 。有诗为证:“香于九畹芳兰气 , 圆如三秋浩月轮 。爱惜不尝唯恐?。┭淄非?。”(宋,王禹诗) 。
父母年岁已高,七个儿子经过商议,将父母住地由困卢山移居至普洱的西门山 。西门山山青水秀,终年云雾缭绕,是修养生息的极佳的地方 。卢老汉到了西门山后,仍喜种茶 。由于西门山地理、气候环境和卢老汉高超的种制技艺,西门山茶被列为历代供奉京师之首茶 。历代皇帝视之为异珍,称之为“诸茶之首,众茶之冠”(普洱西山碑考为证) 。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七个儿子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亦较频繁 。他们时常将自己手制的上好普洱茶带回普洱,与家人分享 , 并与慕名而来的茶商、茶人交易 。年复一年,子孙拜祖,商贸往来,一代传一代,普洱自然引来了天下客商 , 逐步形成了原产地和云南最大的普洱交易集散地(这便是普洱之所以成为茶叶集散地的重要人文依据),茶马古道应运而生,各地茶商纷纷在普洱开设茶庄、茶号,普洱茶的加工制作逐步完善,普洱府极度繁荣,名扬天下 。“普洱七子饼茶”亦因其品质上乘,有寓意(象征团圆和崇尚孝道的美德)以及便于携带和收藏在普洱茶中独树一帜,久盛不衰,更是当今茶人品饮普洱茶之首选 。
为了祭奠普洱茶的祖先,卢氏七子的后人们在普洱东门上建造了一座塔,名为东塔,塔高十八层(喻示祖宗十八代),主塔九层,第一层喻示祖宗基业,以上七层代表七子,喻示发展,第九层代表哈尼,以上九层代表子孙后代的生息繁衍,久历不衰 。该塔于文革期间被毁 。近年普洱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按原样在原址重建,为普洱县一大奇观 。“东塔倒影”、“东塔西影” , 为当今普洱人所骄傲 。
“东塔倒影”、“东塔西影”即每天太阳出来时,刚好从东塔处缓缓升起,东塔的影子就随太阳光倒映在西门山下的龙潭中,极为壮观 。它为古老神奇的茶乡普洱增添了一道令人神往的景观,并为普洱茶文化增添了光辉一笔 。
注意事项折叠编辑本段
1、对于吃东西容易上火、容易便秘、容易长痘等属虚火体质的人来说,可以喝生茶或轻度发酵的七子饼茶;如果是不习惯那股苦味而喝熟茶,切记泡的时候加点白菊花或蜂蜜,加点荷叶也可以 。
2、生茶和绿茶一样,性属寒凉,胃寒、肠胃不好者不宜喝,只有熟茶才有养胃护胃的功效 。
3、七子饼茶的确有减肥的功效,至于是否有效 , 因人而异,毕竟它不是减肥药 。七子饼茶减肥的作用主要是靠调理肠胃,从而增强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进而消耗脂肪 , 也就是通常说的刮油 。但对于实际并不胖仅仅是自己感觉胖的情况,七子饼茶自然无能为力了 。同时 , 喝七子饼茶要长期坚持,不会短期内就有明显效果的,所以不要轻易就认为无效而放弃 。
4、正因为七子饼茶有调理肠胃的功能 , 所以瘦人也可以喝七子饼茶,甚至有可能因喝了之后消化好、吸收好,使人体更壮实 。
【普洱七子是什么颜色】5、如果泡出来的茶有酸味,说明已经变质,千万别喝 。
七子饼茶的来历折叠编辑本段
七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七子作为多子多福象征,在南洋已深入人心 。其实七子的规制起自清代,《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3.6市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 。于十三年为始 , 颁给茶引三千 。”这里 , 清政府规定了云南藏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
因为茶叶的形制”变多,清末 。如宝森茶庄泛起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但它并不是商品或商标名称 。民国初期,面临茶饼重量的混乱、竞争的压力,一些地区成立茶叶商会,试图同一 。如思茅茶叶商会在民国十年左右约定:每圆茶底料不得超过6两,但财大气粗又有政界背景的雷永丰”号却出产每圆6两五钱每筒8圆的八子圆”茶,不公平的竞争下,市场份额一时大增 。
七子饼茶的冲泡折叠编辑本段
1、首先冲泡云南七子饼茶是要先选壶 , 它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
2、其次是冲云南七子饼茶份量也很重要 , 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
3、冲云南七子饼茶的技巧 , 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 。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 。
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 。在这里要注意: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 , 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 。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
4、冲云南七子饼茶在操作完成后,就该享受胜利的果实了,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
品普洱茶七子饼需用心品茗,一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 , 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