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砖茶名字的由来??
我们从历史记载上面可以看到,茯砖茶名字很多种叫法 , 如湖茶、官茶、副茶、府茶等等,但是唯独没有“茯茶”这种称呼 。
现在看来,“茯砖茶”这个名字的由来 , 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了 。那么,是不是因为近现代(1950后),安化黑茶在工艺和技术上的改进,使得茯砖可以在三伏天压制而得名的呢?
新中国成立之后 , 中国茶叶公司希望扩大边销,所以希望能在安化本地直接生产茯砖(那时候称之为边销茶) , 并且几经试验,效果都不好,那时候的产量也非常低 , 只有区区一千担到两千担,后来经过几年的长时间摸索钻研,到1955年之后才初步掌握正确的发花环境,产量开始大量提升 。
茯砖中最为重要的“金花” , 即冠突散蘘菌,其生长要求温度为15-34℃,相对湿度在65%-85%之间 , 最佳温度为26-28℃,最佳相对湿度在80% 。由此可见 , 以前的茯砖确实不适三伏天筑制 。
虽然,后面有了烘房,但是茯砖在发花之后还有一段时间要来干燥陈放,如果是在多雨炎热的三伏天筑制,那么新出厂的茯砖茶很有可能会发生霉变 。相信只要是正常的厂家,都不想选在这个时候制茶的吧 。
所以,不管是从传统历史工艺还是现代工艺上来说,“茯茶”名字来源于“三伏”天加工的说法,都是明确不可取的 。
尽管不知道这种说法,来源于何处,不过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称茯砖茶为“茯茶”呢?
只要是湖南本土人,可能都知道,湖南普通话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湖”字的发音很多人都发不准,为什么呢?
因为湖南人吐字很难分清“F”和“H”,而茯茶以前的名字叫湖茶,用带有本地方言的普通话说出来,'湖茶'那就是fu(二声)茶 , 又因为茶叶本草木,所以取“茯”字 。
茯砖创制于1860年前后,最早是湖南安化县生产,用足踩踏成90千克重的蔑篓大包,运陕西省泾阳县压制加工茯砖 。旧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名“伏砖” 。每块重2千克,规格质量与黑砖相同 。
砖块形蒸压黑茶之一 。特制茯砖全部是用黑毛茶三级制成 。普通茯砖以黑毛茶四级为主,少量为三级 。从口味上又分为荷香茯砖、原味茯砖 。
扩展资料
茯砖茶的作用:
1 , 助消化、减肥茯砖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 , 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茯砖茶中的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任何茶类 , 具有极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 。
2,利尿茯砖茶中的明显利尿作用是通过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率来实现的 。此外,咖啡碱的刺激膀胱作用也能协助利尿,茶碱则通过扩张肾微血管和抑制肾小管水的再吸收而引起明显的利尿作用 。利尿同时有助于醒酒 , 解除酒精毒害 。
3,增强毛细血管的作用当人体脂肪性食欲过多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脆性也就增大 , 很容易引起微血管壁的破裂而出血 , 而茯砖茶由于含有8-10%的茶多酚,长期饮用可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 。防止微血管的破裂,这对以牛羊肉、奶络、酥油为主食的消费者来说,尤为重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茯砖
###其它资料参考###茯茶属六大茶系中的黑茶,是黑茶中最具特色的品种,属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 。陕西咸阳人发明了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茶叶品种,也就是茯茶 。
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其效用类似土茯苓 。茯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也是加工工艺最复杂、最古老、流传最久远的大宗茶产品 。史料记载,陕西是茯砖茶的发明地和本宗源头 。
扩展资料
喝茯茶的作用:
1、补充膳食营养
黑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于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地区人们来说,长期适量饮用安化黑茶,有助于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
2、助消化
黑茶含有大量的咖啡碱成分,能刺激肠胃,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喜欢吃肉的朋友们,不妨多喝安化黑茶 , 有助于解油腻、消食哦 。
3、延缓衰老
常饮黑茶,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功效哦 。主要是由于安化黑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茯茶
###其它资料参考###茯茶属于黑茶类 。
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 。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 , 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 。
按照形制分
茯砖:是散茯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的砖茶 。在明清后期因茯茶贸易量加大和制作工艺的提升,为了方便运输和保存,将散茯茶制成茯砖茶 。
散茯:是指在制茶过程中没有经过“压制”的散装茯茶,在明清以前制作的茯茶以散茯为主,现在比较少见(都是买砖茶) 。
按照成品品质划分
外形:统一要求砖面平整 , 棱角分明,厚薄一致,发花普遍茂盛 。特茯砖面为黑褐色,普茯砖面为黄褐色 。
内质:统一要求香气纯正,汤色橙黄 。特茯滋味醇和;普茯滋味纯和 , 无涩味 。
按照产地划分
安化茯砖茶:茯砖茶在问世之初,使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 。在新中国成立后,考虑二次运输等问题,在安化建厂制作茯砖茶 。湖南安化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从1943年到1953年经过十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在安化试制成功,制成湖南第一块茯砖茶 。
咸阳(泾阳)茯砖茶:原产于陕西泾阳县 。2013年“泾阳茯砖茶”被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4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陕西省泾阳县为“中国茯茶之源” 。
###其它资料参考###发源地
泾阳县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 。东与三原、高陵县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 , 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 。从泾阳县城出发到西安城北客运站44公里 。茯茶的出现,约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问世,采用湖南安化黑毛茶为原料 , 手工筑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称“泾阳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 , 故又称“伏茶” 。名称由来因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或“福砖” 。由于系用官引制造,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 , 这批茶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 。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令在指定的销区销售,故称为“附茶” 。在清道光年间 , 将安化黑毛茶中色黄叶粗的甘引用篾篓踩成大包,包重90公斤,运往陕西泾阳压制成砖 。
茯茶的“移地筑制”
1951年统归“泾阳人民茯砖加工厂”,加工“人民牌茯砖”砖茶 。195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局考虑到原料运输费用大、成本高等原因,取消咸阳、泾阳茯砖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 。茯砖茶在湖南安化从试制到成功历经多年的摸索 。
1942年安化江南砖茶厂
1943年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砖茶厂都曾试制茯砖,因发花不好,未茯成功 。当时总结有三不能制:一是离了泾河水不能制;二是离了关中气候不能制;三是没有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 。由此可见,咸阳的水质和气候无疑是茯砖茶加工的最佳自然资源 。经过咸阳市供销社不懈努力,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总投资5958 。4万元的陕西茯砖茶生产项目正式落户秦都区沣东镇 。秉承茯砖茶的历史渊源 , 挖掘茯砖茶的传统文化,使这一失传600多年的茶叶加工项目重新得以恢复 。
【茯砖茶为什么叫茯砖】1953年,在茶工、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三年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实现了在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移地筑制”的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