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起源是什么时候??
红茶起源于中国明朝时期 。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 。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
正山小种红茶于1610年流入欧洲 。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 , 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 。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 , 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在早期的英国伦敦茶叶市场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种红茶,并且价格异常得昂贵,唯有豪门富室方能饮用 , 正山小种红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饮料 。英国人挚爱红茶,渐渐地把饮用红茶演变成一种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并把它推广到了全世界 。
1689年,英国更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茶叶 。英国喝红茶比喝绿茶多,且又发展出其独特的红茶文化,均与上述历史事件有关 。因为在厦门所收购的茶叶都是属于红茶类的半发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国,取代了原有的绿茶市场,且很快成为西欧茶的主流 。
武夷茶色黑,故被称为''Black tea''(直译为黑茶) 。后来茶学家根据茶的制作方法和茶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武夷茶冲泡后红汤红叶,按其性质属于''红茶类'' 。但英国人的惯用称呼''Black tea''却一直沿袭下来,用以指代''红茶'' 。
扩展资料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 , 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 。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 , 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中医认为 , 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要看个人体质) , 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 。至于乌龙茶、铁观音等较为中性 。
红茶能辅助血糖调节,但仍无确切的定论 。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适的人,可以红茶酌加黑糖、生姜片,趁温热慢慢饮用,有养胃功效,身体会比较舒服,但不建议喝冰红茶 。
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 , 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 , 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茶 (茶叶的一个品类)
红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饮品,它的食用对身体健康很好,有美容养颜的作用,红茶的起源并不是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而它的鼻祖是在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很多茶的开创之地,红茶最先就起源于福建省武夷山茶区 。它起源于公元1600年左右,至今差不多有400多年的历史,我们虽然一班听说英式红茶等说法,其实是因为在1600多年的时候,有英国皇室一不小心就将红茶的茶种带入了欧洲,他们发现这种茶味道很好 , 所以英国人就在福建省沿海们采购产自于中国武夷山的茶叶,而红茶从就开始成为了英国皇室的高贵象征 。
红茶的种类有很多种,比如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等等 , 而对于创造红茶来说,红茶一般有一般的茶叶还有一些茶包,其实这两种茶叶的冲泡方法都是差不多的 。首先将茶包或者是三小勺红茶叶倒入茶杯,加入100毫升左右的热水 , 晃动茶杯,让水将整个茶杯洗一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洗茶 。
再把水倒掉,再在其中加入300毫升的90度左右的热水,这时就可以放置十分钟,等茶叶的味道泡出来,在喝的时候就可以先喝掉二分之一再加水 , 然后又喝去三分之一,再次加水,这样每一次的味道和口感都不一样,这就是红茶的基本的泡制方法 。
###其它资料参考###茶、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 而六大茶,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的生产量、贸易量、消费量都远远多于其他茶类 。茶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热、利尿、消炎解毒、强壮骨骼、抗衰老、舒张血管等众多功效 , 红茶还特别养胃护胃,这是红茶很重要的特性,一杯好红茶首先会让人感觉胃部暖暖的 。很多人喜欢喝茶,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功效,茶之为用,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追求好茶,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但是好茶的产量很有限 , 尤其是如今污染日益加重与过度开发土地 , 好茶更是一杯难求,看似粗茶淡饭的生活已经成为奢侈的时尚 。走进红茶发源地,桐木关 桐木村在宋代称崇安县仁义乡周村里桐木关,村民靠桐油与制作绿茶为生,当地大量种植油桐树,所以该地区被称为桐木 。桐木关是武夷山脉北段一座著名的断裂垭口,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位于闽赣古道交界处,在古代是交通与军事要地 。红茶诞生 相传明朝中后期,公元1568年,正值采茶时节,一支军队路过桐木关,在茶厂扎营,睡觉时将刚采的茶青铺在身下 。军队离开后,茶农发现茶青已经发红,又不舍将其扔掉,就赶快将萎凋后的茶青放到锅里炒,炒完后就揉捻,然后用当地的松木烧火烘干 。走完工序后发现茶叶外形呈黑色,茶汤微红,与原本的绿茶不太相同,但还是将其当作次品挑到星村托闽南的商人卖掉 。想不到茶商第二年主动上门,说去年的红茶大受欢迎,要以双倍的价格收购,至此之后,桐木逐渐不再制作绿茶,而且在茶种与制茶技术外泄之前是世界上唯一制作红茶的地方 。奢侈品到最后会成为必需品 公元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远嫁英国国王查理二世 , 不但有印度孟买的领导权与7艘装满砂糖的船作为嫁妆 , 她自己也将源自中国的221磅红茶与精美茶具带到英国王室 , 饮茶文化随之在英国贵族中流行,凯瑟琳也被称为饮茶皇后,由于红茶是源自遥远东方的珍品,饮茶到17世纪仍然只限于英国贵族 。当时贵族社会的早餐丰盛、午餐简单、带有社交属性的晚餐通常要8点左右才开始,习惯在下午吃一些点心,贝德福德公爵七世夫人安娜 玛利亚每天下午都会让仆人准备红茶与精致点心,还会在客厅与贵族夫人们分享,这种待客之道很快被上流社会所接受,下午茶文化由此开端,茶叶直到18世纪中期才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下午茶也走向平民化 。引发战争 茶叶逐渐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品,茶叶贸易在英国GDP的占比高达10%,中国是当时唯一的出口国,英国还需要购买白银完成与中国的贸易 。不只是茶叶,丝绸与瓷器在英国也很受欢迎,英国工业品在中国却不受待见,英国无法通过正当方式减少贸易逆差,就向中国走私许多鸦片,从而向中国发动战争 。外泄 英国想打破中国茶叶的地位 , 但是本土并不适合种植茶树,英国将希望放在海外殖民地印度身上,但是印度茶叶质量太差 , 想种出媲美中国的茶叶 , 必须知道中国茶叶的秘密 。东印度公司 , 这家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皇家许可状的公司,将目光投向曾经在中国待过三年的植物学家罗伯特 福特尼,并对其许以一年500磅(在今天约60000美元)的酬劳与报销此次行程费用的承诺,于是堪称史上最著名的商业间谍在1848年9月,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罗伯特到上海后乔装打扮 , 然后前往盛产绿茶的黄山,并雇佣两名当地农民帮他隐瞒身份 , 面对满山遍野的茶树 , 罗伯特兴奋不已 , 他记录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他在宁波发现中国茶叶醇香的秘密,就是在于多雾气候与富含银元素的土壤 。在武夷山,罗伯特住在寺庙中 , 打听茶道的秘密,特别是茶叶对水质的要求 。罗伯特还是第一位发现红茶与绿茶为相同植物的外国人,在中国3年多 , 他完全掌握种茶制茶的知识与技术,最终将23982株茶树与17000茶种偷运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茶园种植基地,随行前往的还有6名种茶制茶工人,两名制作茶叶罐的工人 。这次偷盗行动给中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 中国从茶叶唯一出口国到只占全球茶叶贸易总量10%,1866年,在英国人消费的茶叶中,只有4%源自印度 , 到1903年占比却上升到59%,到19世纪后期,茶叶成为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印度的茶叶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高居世界第一 , 全国22邦都生产茶叶 , 而中国的茶叶产量甚至一度落后于斯里兰卡,直到2005年才超越印度站上世界首位 。印度茶叶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优良,红茶在全球茶叶消费市场中占75%,世界四大红茶,只有祁门红茶出自中国,而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印度的大吉岭红茶与阿萨姆红茶,都源自当年罗伯特在桐木关带走的茶种与工艺 。精益求精的工艺 红茶的制作工艺一般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传统的正山小种在茶叶发酵后会增加工序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焙--精制 , 过红锅的原理是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在150摄氏度以上的锅中快速翻炒,消除茶叶的青草气味,活跃芳香物质,从而提高醇度与甜度 , 该工序复杂并特别消耗体力,多数正山小种的制作已不再使用 。有烟小种在萎凋与熏焙时会放在名为「 ”青楼”的木质中「 ”吃烟”,青楼共有3层,1楼用于熏焙茶叶,2楼用于隔温,3楼用于萎凋茶青,在地下燃烧当地特有的松木时,烟气会随着烟道进入青楼 , 有烟小种独特的松烟香由此产生 。武夷山保护区禁止砍伐油松,制作有烟小种只能用残木或周边地区的松木,加上金骏眉等新品种的出现 , 现在桐木村的正山小种多数为无烟小种,在工艺上不再「 ”吃烟”,也就不会有松烟香 。制作好茶需要用心,从采摘鲜叶就严格要求,比如限制采摘时节与时间,比如正山小种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在桐木村有歌谣流传:「 ”七岁进茶丛,萎凋十年功;发酵二十载,三十见锅红;熏焙学一世,才能做小种”,好茶的每道工序都需要深厚的制茶功夫 。红茶分类 由于制作工艺的可复制性,从中国到世界各地不少产茶区都相继制作出红茶,国外除上述提到的印度与斯里兰卡外,肯尼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也有红茶产出,但是质量一般,国内以正山小种、金骏眉、祁红、滇红、利川红等红茶较为人所熟知 。红茶按加工方法与出品茶形可以分为三类,小种红茶:使用中小叶种茶树制作而成,有特殊的花果香,祁红的制作也是使用这种茶树,享誉国际的祁门香就是源自于此,滇红的原料则是大叶种茶树,也有花果香 , 小叶种与大叶种比较少见 , 小叶种通常与中叶种生长在一起;工夫红茶:祁红、滇红、闽红都属于该品类;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 , 国内产量较少 。正山小种按新旧工艺分为有烟正山小种与无烟正山小种,松烟香、桂圆味、汤色黄橙清亮,是判断一流有烟小种的标准,无烟小种的香气一般为花果香、滋味甘鲜、汤色橙红,为区分传统的正山小种,茶人给无烟小种命名为赤甘、老枞、金骏眉 。金骏眉的制作成本较高,制成500g金骏眉就需要数万新嫩芽尖,老枞使用的茶青源自桐木村特有的百年野生茶树,赤甘一般选用海拔较低或树龄较小的茶青 , 从有烟到无烟也许只是桐木村民的口感转换 , 却造就红茶最惊艳的质变 。桐木关红茶的采摘时间一般为4月初到5月底,上市时间一般为5月底到7月底,在求快的时代,桐木村民的生活节奏却比较缓慢,这里的茶叶似乎跟不上时代,但是一杯好茶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刚做好的有烟小种有股火气,一般选用至少存放一年的陈茶,松烟香会随着时间减弱,而桂圆味更加浓厚 , 无烟小种的火气会比较快散开,精制后不久就可以冲泡饮用 。水质 口感细腻的人会发现 , 同一款茶叶,用不同的水会泡出不同的效果,其实古人很早就发现 , 水质对茶叶的重要性,并记录在文字中 。陆羽在《茶经》中说过:「 ”其水 , 山水上 , 江水中,井水下”,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有记载:「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 , 茶只八分耳”,所以最好使用山泉水或纯净水冲泡茶叶,红茶适合使用沸水快冲快出,前几泡出汤时间3--5秒 , 而后视个人口感相应增加时间 。环境 很多地方都有天然的茶树,也可以进行人工种植,但是全世界只有少数地区可以产出好茶,不难理解 , 茶是一种植物,其品质自然受生长环境所限 。高山云雾出好茶是最直观的表达,一般认为海拔1500米左右最佳,人烟稀少的高海拔山区生态良好,加上云雾与气温等因素的影响,高山茶的香气停留时间更长,茶汤更加甘醇鲜爽 。海拔500米左右的祁门也可以产出好茶,因为祁门的森林覆盖率高 , 经常云雾弥漫 , 昼夜温差较大,所以不能只看海拔高度,还要注重整体生态环境 。茶种可以移植,工艺可以借鉴 , 天然的环境却无法复制 , 正山之名,强调正宗性只是其表,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才是正山小种的精髓所在 。只有在东经117度38分6秒--117度44分30秒,北纬27度41分35秒--27度49分0秒 , 东至麻粟 , 西至挂墩,南至皮坑与古王坑,北至桐木关生产的红茶才能叫做正山小种 。北纬25到30度,是世界公认的黄金气候带,拥有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日照、水资源,也是中国茶的黄金产区,在这段绵延万里的纬度中,几乎涵盖中国所有的历史名茶产区 。桐木村平均海拔7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90%以上 , 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 , 昼夜温差将近10度 , 年平均湿度80%左右,经常一阵云雾缭绕后就下雨 。桐木村下辖关坪、团基洲、庙湾、江墩、三港、七里、挂墩、龙渡、半山、古王坑、滴水岩、麻粟、皮坑等33个自然村,其中挂墩与麻粟的海拔相对较高 , 而麻粟堪称核心中的核心 , 不但海拔最高,整体生态环境最佳,野生百年茶树也多数分布于此 。麻粟 从武夷山市中心到桐木村入口处皮坑口检查站约40公里,全程道路平整,从皮坑口检查站到麻粟入口处约3公里,还需要20公里左右才能到山上的村落,水泥路夹杂崎岖的山路,只有皮卡车或越野车才能开到山上,路远又不好走,山下多数桐木村民都没有到过麻粟 。平均海拔1500米的麻粟,30多户人家,宛如世外桃源,有孕育好茶的绝佳环境,传承400多年的正山小种 , 在这里就好像看到被时间冻结的完整故事 。困境 桐木村的茶叶产量很少 , 一年只采一季茶 , 这里没有成片的茶园,茶树多数不规则地分布在各座山上,完全靠手工采摘,只是现在连采茶人都逐渐成为稀缺资源 。由于外山小种的泛滥,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正山小种的真正味道,这里的茶人却不会受外界影响而降低茶叶的品质,甘露只待君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其它资料参考###一、绿茶
绿茶是我国最早创制的茶类 , 自茶叶正式作为饮料后,其基本加工方法就已形成 。当时加工方法较为简单,通常是把野生茶树上的芽叶采回后,稍微轻揉 , 晒干后即为饮用 。
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绿茶制法开始 。唐时开始出现“蒸青团茶”的制法 。到了宋代,蒸青团茶又发展为蒸青散茶 。元代时,蒸青散茶制法更为精细,在加工过程中,通常按芽叶老嫩分别进行制作 。
绿茶炒青制法的精细工艺是在明代形成的 。关于炒青绿茶制作方法,虽有唐代“旋摘旋炒”的记载 , 但炒青绿茶的制法起源于12世纪末叶,在明代形成 。利用干热来发挥茶叶的香味,从此绿茶品质有了更大提高 。精细的炒青工艺在明代顾元庆《茶谱》、许次纾《茶疏》中都有评述 。这种炒青加工工艺,一直沿袭至今 。
二、黄茶
现行黄茶的全套生产工艺,约于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 。
关于黄茶起源,据史料推测,它在公元七世纪就已有生产了 。但当时黄茶不同于现在我们说的黄茶,它是由一种自然发黄的黄芽茶树品种的芽叶制成的 。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
而现在所说的黄茶类,是指经过改进,在绿茶制作程序中加入“闷黄”工艺逐渐演变而来的 。在绿茶炒青制造实践中,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或揉捻后不及时烘干或炒干,堆积过久,都会变黄;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也都会发黄 。所以在炒制绿茶的实践中,就会有意或许无意地发明出了黄茶类茶 。这一全套生产工艺,是在公元1570年前后形成的 。如黄茶类中产量最高的条形黄茶之一黄大茶,即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 , 距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 。
三、黑茶
黑茶当是在明末清初开始制造的,比黄茶为迟 。
“黑茶”两字在宋神宗熙宁年代(公元1068-1077年)就出现了,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明会典》亦有载:“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勿分黑黄正附 , 一例蒸晒……运至汉中府辨验真假黑黄斤篦 。”但16世纪以前的这些记载中的“黑茶”是指由绿毛茶经过加工作色得来的,与我们现在所说“黑茶”(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不同 。
湖南黑茶产地始于安化,安化黑毛茶创制于公元16世纪末期,制造上经杀青、揉捻后再渥堆 , 而后再烘干;云南普洱熟茶 , 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干毛茶,而后再经适度潮水渥堆、晒干等工艺程序,加工技术已经相当复杂,当于黄茶之后 。
四、红茶
“红茶”一名,始见于明代刘基所撰《多能鄙事》一书(15-16世纪间),陈椽《茶业通史》有述,葡萄牙人科鲁兹神甫于1556年到达中国,1560年左右回国后著书中有言:“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 。此物味略苦,呈红色 。”呈红色即指红茶汤 。可见1560年以前,就有红茶了 。1607年荷兰东印度海船首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 。故可结:福建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时间是在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之间 。
首先创制的是小种红茶,由炒青发展而来 。日晒代替杀青,当是在炒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揉捻后发现叶色变红更快 , 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 。后在揉捻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而后炒和烘,则色香味完全改变 。工夫红茶是在小种红茶基础上演变而来,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公元1751年)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 。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则相反 , 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
五、白茶
“白茶”一词,有多重含义 。现在我们所说白茶一般是指微发酵茶,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加工工艺,不揉不炒,成茶外表满披白毫呈白色,约起源于明代中期,清嘉庆年间(1792-1821年)开始其工艺不断发展,咸丰年间(1851-1861年)得以正式形成 。
据宋子安在公元1064年前后所著的《东溪试茶录》中记述,白茶宋代已有,但是当时白茶是指由一种叫白茶茶树品种制成的白茶,其制法与绿茶制法大体相同,并蒸压成团茶 。直到明代,以“日晒”为主的白茶制作方法开始出现 。明代田艺蘅所著《煮泉小品》(公元1554年)中有载:“芽茶以火作者为次 , 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这就类似于现代白茶的加工工艺中“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 。
据《福建地方志》和茶叶专家张天福《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白茶早先由福鼎创制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是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 , 但芽头瘦小白毫不显 。约在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福鼎选育出大白茶茶树良种后,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 。白牡丹继白毫银针之后,最早创制于建阳水吉,后传入政和、福鼎 。公元1922年,政和开始创制白牡丹 。
而陈椽在《茶业通史》根据相关史料认为,白茶是在19世纪50--60年代创制的 。
六、青茶
青茶种类很多,制法繁简差异很大,故关于青茶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 。程启坤等(2004年)认为,武夷茶的加工工艺,在《王草堂茶说》中有详细的记载:“茶采后 , 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 。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武夷炒焙施 , 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此著作成书于清代前期(注:确切年代不可考,一般认为是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因此武夷茶这种独特工艺的形成,在此时间之前 。茶学专家陈椽有考 , 安溪青茶是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创制的,乌龙青茶是在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开始生产的 。
青茶制法是从绿茶结合红茶发展而来,先日光萎凋而后炒青、揉捻及烘干 。当时工夫红茶品质下降,绿茶遭到印度红茶冲击,销路都不好,影响人民的生活,这就推动了制茶技术的革新 , 青茶随之出现 。
###其它资料参考###【红茶是什么时候产出的】英德红茶是创建于1959年,英德红茶产于广东,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 , 香气高锐 , 茶汤红亮 , 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 。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 。英德红茶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