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千两茶的工艺

千两茶的制作工序流程?

什么是千两茶的工艺

千两茶的初制工艺鲜叶采摘
千两茶生产原料一般采用大叶种,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及成熟对夹叶,此类鲜叶制成的干毛茶一般为二级6等,三级7、8等 。黑茶鲜叶采摘不忌讳雨水叶,不采虫叶、病叶 。
摊放
鲜叶需要进行适当摊放 。
洒浆
由于鲜叶的.含水量一般较低,为保证杀青效果及后期的渥堆发酵,一般需要进行洒水,俗称洒浆 。一般5千克鲜叶约洒水0.5千克,但雨水叶不需补浆 。
杀青
采用滚筒杀青机作业,当筒体温度达230℃左右时,均匀投入鲜叶 , 杀青程度以叶片暗绿无光泽 , 有清香气,叶缘稍有鱼眼泡 。
揉捻
采用50型揉茶机作业,杀青叶装到揉筒3/4位置时为宜,遵行“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揉茶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视细胞破碎情况而定,以茶汁附在叶表,无碎末为最佳 。
渥堆
茶坯趁热渥堆,不需要解块直接码堆,成堆一般为圆堆或方堆,重量250千克以上,便于发酵起温 。渥堆时间16~35小时,视发酵情况而定,当茶坯发出酒糟香,稍带酸辣味 , 茶叶手抓不粘手 , 叶表有水分,俗称“发汗” , 即完成渥堆 。
干燥
将完成渥堆的茶叶采用烘干机或日晒进行干燥 。烘干机干燥的黑毛茶清香味明显 , 叶张卷曲 , 色泽黄绿 , 汤色金黄 , 日晒干燥的黑毛茶有日晒味 , 色泽乌黑油润 , 叶张微卷,汤色橙黄浑 , 以烘干机干燥为佳 。
千两茶的半成品加工补发酵
将黑毛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进行渥堆,按照拼堆的茶叶数量要求 , 按比例淋上热茶汁 , 使茶叶含水量在28%~35%,温度80℃以下,渥堆24小时后,进行茶叶翻堆,翻堆后保持堆温60℃左右,再堆放24小时,即渥堆完成 。
烘焙
完成发酵的毛茶需经过七星灶进行烘焙 , 这是安化千两茶加工工艺的特别所在,当茶叶全部烘干 , 略微变色时 , 即可下焙,下焙后进行加水补浆,水分控制在12%左右 , 打包放好 。
筛分
烘焙后的茶和未烘焙的茶叶分批分等级进行筛分 , 除去非茶类物质(即砂石等杂物)、粗老梗和黄叶、飘叶等 , 筛出来的茶叶分等级打包放入拼堆车间 。
拼配
【什么是千两茶的工艺】筛分完成后的不同等级的黑毛茶,根据千两茶制作加工要求 , 按照比例进行拼配,普通千两茶的黑毛茶原料为二级茶、三级火焙茶及一定下身茶,拼配比例依据毛茶不同的产地、年份、等级和季节等进行调整,以达到成品品质稳定的目的 。
千两茶的成型工艺司称汽蒸
分5次称茶,每次称7.25千克,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分钟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20%以下 。
装篓
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 , 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 , 中间一层为棕片,最里层为蓼叶 。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
踩压整形
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场,然后将篾篓踩匀 , 抽篾,进行踩制,用绞杠紧身,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 。每支花卷茶必须压重杠4~5次,每杠压牢压实,使茶体外观匀称笔直 , 如果压完轻杠还有“鼓包”、“弯曲”等现象,用木锤敲平敲直 , 因敲打松动的捆箍 , 必须绞杠锁紧 。
锁篾
踩制好的花卷茶冷却定型后 , 才允许开始锁篾 。一般要求冷却12小时以上 。锁篾必须紧结、匀称、集中 , 发现露茶的地方必须补篾修复 。
凉置
千两茶的干燥,采取日晒夜露自然干燥,时间一般为49天左右,翻边两次,倒头1次,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 , 做到晴晒雨遮 。茶叶在自然凉置下,散发水分,茶叶再次发酵,形成千两茶独特品质特点 。

什么是千两茶的工艺

千两茶是来自于湖南安化一带的黑茶,属于湖南地区的名茶,采用古代计量方式,每一卷茶的净含量为一千两,所以命名为“千两茶” 。
千两茶取材于安化境内的二级黑毛茶,而黑毛茶生长在烟雾缭绕的崇山峻岭内,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生长出叶大肥厚的黑毛茶 。
千两茶用篾片包装并按压,随着捆压的力度变大,篾片和茶叶逐渐变得紧凑 , 最后成竹篓状,篾片外面要包有蓼叶,蓼叶外面再用竹叶包裹 。
千两茶的压制也十分讲究 。杀青、烘干必不可少 , 精制过程工艺复杂,不仅要对蒸制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精准,水分的高低也要精确管控 。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保证了千两茶具有特殊的高香,那就是必须在松木上烘烤 。
千两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可以清除脂肪减轻体重,安化黑茶也因为可以减肥而闻名中外 。黑茶本来就被用来当作缓解腹胀的饮品 , 另外对消化不良也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千两茶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肠胃好处多多 。
三高人群中的粥样血管,如果通过富含茶黄素的千两茶进行软化,血管可得到及时清理 。并且茶氨酸可抑制血压升高,并稳定血压 。千两茶中含有的益生菌 , 以及多酚类氧化物,可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率,达到清除毒素的作用 。
###其它资料参考###千两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千两茶的制作工艺,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千两茶的制作工艺
千两茶系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 ,  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该茶圆柱造形,每支茶一般长约1.5-1.65米,直径0.2米左右 , 净重约36.25千克 。千两茶在国内主要销往广东省、港台地区市场,在国外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千两茶选用安化云台山野生大叶茶树品种的优质黑毛茶原料和古朴的加工方法使其产生特殊的饮用价值,安化千两茶的儿茶素和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是一类复杂的生理活性物质 , 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 如增强人体血管壁的韧性,抑制动脉硬化,具有维生素P的类似功能 , 抑制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能力是维生素的5~10倍,可以延缓衰老 , 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从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酸铵等硝基化合物的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形成积累等 。
千两茶的自然地理
黑茶的传统产区,年平均气温为16.3℃,≥10℃的年活动积温4683℃,年降雨量1724.6mm,溪多雾多,茶园海拔高度在500度以下的占91.8% , 坡度在30度以下占84.6%,成土母质主要为板页岩风化物,土壤属红、黄壤,pH值为4~6.4,有机质含量为2%~4%的占67.2% 。
千两茶的选购技巧
千两茶千两茶又称“花卷” , 其中一重意义指含有少量茶叶嫩梢加工后形成的花白梗 。不过做工更为讲究,采用一二级黑毛茶做原料,很少看到梗 。成品千两茶以蓼叶裹胎,棕片作内衬,外用篾片捆压勒紧箍实,正规的产品篾篓上会喷上火漆,标出生产商姓名或字号 , 以示对产品质量负责 。安化也只有少数厂家拥有这一产品的市场准入证 。篓装千两茶呈比较规则的圆柱状,没有开剥时径围(横截面的周长)70厘米左右,高160厘米左右 。篾片松散、径围过大者次 。千两茶每支净重为老秤(16两为1斤)1000两(约37.3公斤),连皮为38.5—39公斤 。重量超过40公斤可能是干燥不够,容易出现烧芯变坏的现象 。重量若低于35公斤则基本可以肯定已经烧了芯(烧芯是指千两茶或其它紧压茶在后期处理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当,中间部分发生强烈的湿热作用,导致产品局部灼伤变质的现象 。灼伤部分呈黯淡的红色) 。这是基本的物理判断方法 。打开篾篓撕去棕片后,需要剥开紧贴于茶胎的蓼叶 。原料好、做工也好的千两茶,剥开蓼叶比较费劲些 。相反 , 茶叶品质就可能没那么好了 。完整的茶胎应该通体乌黑有光泽,紧细密致,外观十分漂亮 。这是档位比较高的表现 。如果锯成饼 , 锯面应平整光滑(锯纹呈斜线规则平行也一样)无毛糙,无裂纹和细缝 , 结实如铁石,无法用手掰开或使之发生形变 。差的饼松动、散落、有裂纹 。高档饼锯成3厘米厚为宜,直径不超过20厘米,重约0.9公斤普通饼厚可3.5厘米,直径22厘米—23厘米,重约0.8公斤 。烧芯饼的芯上出现一线暗红,烧芯严重者只剩边缘不红 。如果锯开的饼面呈现出深颜色的水痕 , 可能是含水量过高所致,则不宜收藏。品质不同的二龄千两茶,用一般的方法开泡,可以立见高低 。好的茶开汤,微微带有甜酒香,汤色透亮如桐油,头两泡有稍许涩味,三泡后涩味渐淡至无 。叶底呈青褐色 。可以泡到16-25泡 。差的开汤后,有青涩味,茶汤暗淡,叶底花杂 。至多可以泡10-15泡 。
千两茶的制作工序初制工艺
鲜叶采摘:千两茶生产原料一般采用大叶种,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及成熟对夹叶,此类鲜叶制成的干毛茶一般为二级6等,三级7、8等 。黑茶鲜叶采摘不忌讳雨水叶,不采虫叶、病叶 。
摊放:鲜叶需要进行适当摊放 。
洒浆:由于鲜叶的含水量一般较低,为保证杀青效果及后期的渥堆发酵,一般需要进行洒水,俗称洒浆 。一般5千克鲜叶约洒水0.5千克,但雨水叶不需补浆 。
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作业,当筒体温度达230℃左右时 , 均匀投入鲜叶 , 杀青程度以叶片暗绿无光泽,有清香气,叶缘稍有鱼眼泡 。
揉捻:采用50型揉茶机作业 , 杀青叶装到揉筒3/4位置时为宜,遵行“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揉茶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 视细胞破碎情况而定,以茶汁附在叶表,无碎末为最佳 。
渥堆:茶坯趁热渥堆,不需要解块直接码堆,成堆一般为圆堆或方堆,重量250千克以上,便于发酵起温 。渥堆时间16~35小时 , 视发酵情况而定,当茶坯发出酒糟香,稍带酸辣味,茶叶手抓不粘手 , 叶表有水分,俗称“发汗”,即完成渥堆 。
干燥:将完成渥堆的茶叶采用烘干机或日晒进行干燥 。烘干机干燥的黑毛茶清香味明显,叶张卷曲 , 色泽黄绿,汤色金黄,日晒干燥的黑毛茶有日晒味,色泽乌黑油润,叶张微卷,汤色橙黄浑,以烘干机干燥为佳 。
半成品加工
补发酵:将黑毛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进行渥堆,按照拼堆的茶叶数量要求,按比例淋上热茶汁 , 使茶叶含水量在28%~35%,温度80℃以下,渥堆24小时后,进行茶叶翻堆,翻堆后保持堆温60℃左右,再堆放24小时 , 即渥堆完成 。
烘焙:完成发酵的毛茶需经过七星灶进行烘焙,这是安化千两茶加工工艺的特别所在,当茶叶全部烘干,略微变色时,即可下焙,下焙后进行加水补浆,水分控制在12%左右,打包放好 。
筛分:烘焙后的茶和未烘焙的茶叶分批分等级进行筛分 , 除去非茶类物质(即砂石等杂物)、粗老梗和黄叶、飘叶等,筛出来的茶叶分等级打包放入拼堆车间 。
拼配:筛分完成后的不同等级的黑毛茶,根据千两茶制作加工要求,按照比例进行拼配,普通千两茶的黑毛茶原料为二级茶、三级火焙茶及一定下身茶,拼配比例依据毛茶不同的产地、年份、等级和季节等进行调整,以达到成品品质稳定的目的 。
成型工艺
司称汽蒸:分5次称茶 , 每次称7.25千克 , 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分钟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20%以下 。
装篓: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 , 中间一层为棕片,最里层为蓼叶 。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
踩压整形: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场 , 然后将篾篓踩匀 , 抽篾,进行踩制 , 用绞杠紧身,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 。每支花卷茶必须压重杠4~5次,每杠压牢压实,使茶体外观匀称笔直,如果压完轻杠还有“鼓包”、“弯曲”等现象,用木锤敲平敲直 , 因敲打松动的捆箍,必须绞杠锁紧 。
锁篾:踩制好的花卷茶冷却定型后,才允许开始锁篾 。一般要求冷却12小时以上 。锁篾必须紧结、匀称、集中 , 发现露茶的地方必须补篾修复 。
凉置:千两茶的干燥,采取日晒夜露自然干燥,时间一般为49天左右,翻边两次,倒头1次,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 , 做到晴晒雨遮 。茶叶在自然凉置下,散发水分,茶叶再次发酵,形成千两茶独特品质特点 。
###其它资料参考###千两茶又叫花卷茶,采用纯手工传统工艺,其加工程序从选料、筛分、拣剔、紧压成型到晾置干燥,凸显其原始古朴的自然之美 。
千两茶茶身之大,质量之重,包装之特殊,是其他茶叶品类所不及的 。并且采用安化大叶原料,加工过程有渥堆、发烟火焙和“日晒夜露”之特殊干燥工艺,包装采用蔑篓棕片 。
“日晒夜露”之特殊发酵工艺,造就了花卷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对人体独特的药理功能,长期存放的花卷茶,对肚胀、腹泻具有“药”到病除之功效 。
另外因为按照老秤计量,这种茶柱大约为1000两,故名“千两茶” 。茶柱所用茶叶为优质黑茶 , 产于我国著名茶叶主产区湖南省安化县 。为运输保存方便,茶农将采摘后的黑茶晒干,然后再将茶叶挤压到一起,像拧花卷一样拧成柱状 。最后用竹叶将茶柱包裹 , 再缠上一层棕,外面用竹篾包裹,未拆封的千两茶高达1.5米 , 重约36公斤 。经过三层包裹的千两茶可长期保存 。
花卷茶工艺独特 , 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 。
###其它资料参考###我国安化黑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安化黑茶的传统产品有“三尖三砖一花卷” 。三砖是茯砖、花砖、黑砖;三尖是安化黑茶中的上品散茶,分别是天尖、贡尖、生尖 。
三尖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老嫩程度不同 。天尖茶的原料要求比较高 , 通常采用一级黑毛茶 , 工艺独特 , 品质极佳 。
一卷即千两茶也称花卷茶 。,千两茶具有“世界茶王”的美称,千两茶的前身是百两茶,之后又衍生出千两、十两 , 它们统称为花卷茶 。
茯砖和千两茶都是安化黑茶的传统产品,而且它们各具特色 。一定要说哪种茶更好,传统千两茶一般采用的原料要比茯砖茶更好 , 而茯砖茶内含有有金花(冠突散囊菌),更适合日常茶饮用 , 而且养生效果好,千两茶由于其粗犷古朴的独特外形,更适合收藏,随着岁月沉淀,韵味无穷 , 价值愈高 。正在苏宁众筹发售的湖湘浩茗千两茶饼 , 就是由千两茶锯成的茶饼,既方便日常的饮用 , 也适合收藏和展示 。
茯砖因为三伏天制作,所以又称“伏茶”,传统茯砖茶一般采用二、三级黑毛茶进行制作,蒸软、压制、冷却包装后放到专业发花的培育车间,进行40天的发花之后才算成品茶,而如果茯砖茶内没有“金花”,则算不上茯砖茶 。
千两茶一般采用二级黑毛茶为原料,包装材料从外到内依次由楠竹篾篓、粽片、蓼叶组成;楠竹必须是新鲜的,篾篓必须要韧性良好,在制茶现场现编现用、能在反复压滚、紧绞的情况下不裂不断;粽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腐的性能;蓼叶包物能保持茶叶的清香 。压捆完好的茶卷,放置晾置棚内,日晒夜露49天 , 达到自然干燥,这就是完整的千两茶工艺 。其外形篾篓花纹成花格状 , 古朴秀雅,显示着土生土长的地方特色,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其它资料参考### 司称汽蒸:分5次称茶,每次称7.25千克 , 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分钟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20%以下 。装篓: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中间一层为棕片 , 最里层为蓼叶 。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 , 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踩压整形: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缓蠼ú仍龋?抽篾 , 进行踩制,用绞杠紧身 , 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 。每支花卷茶必须压重杠4~5次,每杠压牢压实 , 使茶体外观匀称笔直,如果压完轻杠还有“鼓包”、“弯曲”等现象,用木锤敲平敲直 , 因敲打松动的捆箍,必须绞杠锁紧 。锁篾:踩制好的花卷茶冷却定型后,才允许开始锁篾 。一般要求冷却12小时以上 。锁篾必须紧结、匀称、集中,发现露茶的地方必须补篾修复 。凉置:千两茶的干燥 , 采取日晒夜露自然干燥 , 时间一般为49天左右,翻边两次,倒头1次,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做到晴晒雨遮 。茶叶在自然凉置下,散发水分,茶叶再次发酵,形成千两茶独特品质特点 。

什么是千两茶的工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