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茶是什么
砖茶是什么茶 什么是砖茶?

1、砖茶是黑茶,后发酵茶,砖茶是紧压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 以茶叶、茶梗等为原料 , 经过渥堆发酵、压制成的块状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砖茶可泡可煮,风味独特 , 且具备越陈越香的特征 。
2、砖茶依据质料和制造技术的不相同,能够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
3、砖茶又称蒸压茶(俗称边销茶) , 望文生义,即是外形像砖相同的茶叶 , 它也是紧压茶中对比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砖茶有方砖型或别的类型的茶块 。
4、砖茶是以优质黑毛茶或许晒青为质料 , 经发酵和发花技术发生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其汤如琥珀,味道浑厚,香气纯粹 , 独具菌花香,长期饮用砖茶,具有一定的好处 。

【砖茶是什么】分类:生活 >>美食/烹饪
解析:
蒸 压 茶 俗称砖茶 , 是用各种毛茶经过筛、扇、切、磨等过程,成为半成品;再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或其他类型的茶块 。
砖茶有米砖、茯砖、黑砖和花砖这几种 。
米砖茶外形美观 , 砖模棱角分明 , 纹面图案清晰秀丽,色泽乌亮,内质汤色红浓 , 香纯和,味醇厚 。
黑砖茶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3.5厘米 。砖面端正,四角平整,模纹(商标字样)清晰 。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微涩,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 。每片砖净2公斤 。
花砖茶的制造工艺与黑砖基本相同 。
茯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规格为35*18.5*5厘米 。
产量较大的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湖北的老青砖 。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
砖茶一般不是用茶的嫩芽叶加工制成的,而是用老树叶加工成的 。砖茶的氟含量比其他茶类高 。雅安砖茶含氟量每千克为543-586毫克,益阳产的砖茶为每千克365—400毫克,是绿茶、花茶的几十倍、几百倍 。
长期大量饮浓茶,会引起蓄积性氟中毒 。少数民族地区饮用水氟含量低于1毫克/升,但牧民饮用的“砖茶”氟含量高达1000毫克/千克左右 。成年牧民平均每天饮5升水,其中大部分是奶茶和浓茶,儿童的饮茶量也很大 。对2290名8-12岁蒙古族儿童的调查发现,90.14%的儿童患有氟斑牙,10%的儿童患有重度氟斑牙 。
饮砖茶的蒙古族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 , 比汉族人群高17% 。可见 , 牧民长期大量饮浓茶和奶茶是引起氟斑牙、骨质疏松、患腰腿痛等的主要原因 。
1995年,专家们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道孚县藏族、汉族的氟中毒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证实,当地的水源含氟量低 。但藏族牧民和僧侣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成人每天摄氟量达12.46毫克,青少年为6.56毫克 。
藏族牧民摄人过多的氟,会导致慢性中毒 。*** 们认为,砖茶喝得过量、过浓感到头昏、手足发麻、抽搐、四肢关节痛等 。当地嗜茶 *** 和青少年中,氟骨症、氟斑牙的发病率高达73.5%、51.2% 。当地没有饮砖茶习惯的汉族成人和青少年没有一例患氟骨症或患氟斑牙 。
经专家们计算,藏胞每人一年平均饮用10.77千克砖茶,每天饮用29.3克 。按照砖茶氟含量为426毫克/千克计算,*** 每天饮用砖茶可以吸收12.5毫克的氟,是安全剂量的3倍多 。
所以大家要少饮呀
###其它资料参考###砖茶是以黑茶为原料,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蒸压而成的 , 因为压制的紧实,很像一块转头,所以命名为砖茶,红茶是因为其颜色呈现红色而得名的 。砖茶的种类也有很多,有黑砖茶、花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 。
砖茶的冲泡方法:
1、撬茶:先用茶刀或茶锥从砖茶的边缘撬开,顺着茶叶的纹路慢慢将砖茶一层层地拨开,注意保持砖型的完整性,以便于包装存放 。
2、投茶:取5-10克砖茶放入盖碗中 。
3、洗茶:盖碗中冲入煮开的沸水,称为第一泡茶,一般情况下第一泡是用来洗去茶中灰尘及让茶叶遇水溶开 , 因为第一泡不能喝 。
4、倒掉第一泡:将第一泡迅速倒掉,避免茶味被过度洗走 。
5、洗杯:第一泡茶可倒入茶杯中,将茶杯洗洗之后再倒掉 , 称为暖杯 。
6、第二泡:再冲入沸水泡茶,从这一泡开始就可以喝了 。
7、出汤:砖茶泡一定的时间后,将茶汤从盖碗中倒入公道杯 。
8、分汤品茗: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倒入小茶杯中,便可品尝 。
###其它资料参考###“砖茶”就是外形像砖头一样的茶叶,它的制作方法就是用茶经过压制塑性,然后制成一个砖头的形状 。用来制作砖茶的原料有很多种 , 可以是茶叶,也可以是茶茎,甚至茶末也可以用来制作砖茶 。
砖茶对它的制作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必须是在干净,干燥的地方,并且里面还不能有其他味道很重的东西,不然会影响做出来的砖茶的味道,也不能和有毒有污染的东西放在一起,会影响砖茶的品质 。然后是选用的原料,主要是以茶作为原料,将它进行高温高压蒸压 , 用的茶有很多种类,像黑茶,花茶,茯茶等,都可以用来制作砖茶 。制作过程中在发酵的时候,产生的金花菌可以说它决定了砖茶质量的好坏,金花菌越多,砖茶的质量就越好 。金花菌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 , 能够促进身体消化,帮助新陈代谢 。
黑茶制成的砖茶就是黑砖茶,是用湖南的黑毛茶做成的,做出来的砖茶呈黑褐色,具有黑毛茶独特的香味 。花茶制成的花砖茶,花砖茶制成以后,表面有非常独特的花纹,这也是花砖茶的一个特色,并且花砖茶还有很多功效,既能减肥,也能延缓衰老,还能提高我们的神经活跃度 。茯砖茶的原料也是黑毛茶,只是因为茯砖茶在制作过程中多了一道“发花”的工序,才与黑砖茶不同 。发花就是指让砖茶的表面生长出“金花菌” 。
砖茶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特色,现在砖茶不仅是我们中国独有的茶 , 更是发展到了国外 。在丝绸之路上 , 砖茶是我们和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角色,被誉为“中国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尤其是俄罗斯地区,砖茶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
###其它资料参考###砖茶起源于唐代太和年间 , 风靡于清末 , 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北少数民族居民生活的必需品 , 也为日本、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喜爱 。
砖茶是以优质黑毛茶为原料,经发酵和发花工艺产生冠突曲霉,其汤如琥珀,滋味醇厚 , 香气纯正 , 独具菌花香,长期饮用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促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较多 , 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在中国西北地区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数百年来 , 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
2 种类 编辑本段
我国有六大基本茶类,花茶、速溶茶、袋泡茶、紧压茶等则是在六大茶类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而来的,而砖茶是紧压茶中的一种 。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 。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在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 , 俗称“发金花” 。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
花砖、茯砖、黑砖、青砖等砖茶,外表形状平整,四角边缘分明,厚薄大小均匀,汤色橙黄,香气纯正 , 滋味淳厚 。康砖茶的外形为圆角长方体状,色泽棕褐 , 汤色红浓,香气清纯,滋味淳厚 。紧茶外观乌润 , 汤色橙红,香气清正 , 滋味淳厚 。小方砖茶外表灰黄,汤色黄明,香气平和,滋味浓厚微涩 。红砖茶四角平整,砖面色泽油润乌黑,汤色深红,香气高淳,味道浓 。
产量较大的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湖北的老青砖 。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
